张介春,男,汉族,1963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岳阳市华容县操军镇留仙小学退休教师。张介春扎根乡村教育一线40载,资助困难学子100多名;他将自家电话设为“排忧热线”,帮助乡邻上千人次;他将家设为“乡友驿站”,自费组织乡友会等活动,为村镇引进项目30多个、资金达1000多万元。张介春曾获华容县道德模范、第九届岳阳市道德模范等称号。
教书育人、行为世范,他是学生的“好老师”
张介春扎根乡村教学一线40年,执教过一所小学和三所中学,用爱谱写教育人生。他心系学生,摸夜路、跑田埂,行程2万多公里,家访1万余人次。他自掏腰包6000多元打造了“书香教室”,为学生晨诵、午读、暮省创造优越条件。他还从工资里挤出2万多元资助贫困学子100多名,40年里他的学生没有一个因贫辍学。
2013年,张介春在一次家访中得知,隔壁村有个叫汪思远的孩子,他的妈妈患有精神疾病,爸爸也因意外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为了让这样的家庭摆脱贫困,张介春在征得汪思远家人的同意后,把他接到家中照顾直至高中毕业。
热情有爱、团结互助,他是百姓的“好邻居”
1992年,为更方便、快捷地帮助老人小孩,张介春和妻子商量专门设置了“排忧热线”4340103,并保持30年24小时在线畅通,有时三更半夜电话响起,无论大小事他总会第一个冲在前面。
2015年6月8日深夜,张介春接到一位老人的求助电话,说“孙伢子耳朵疼”。他连忙赶到医生家中,接上医生一路同往孩子家看病。2021年11月25日下午6点多,张介春接到本村在广州打工的黄姓务工人员寻母的求助电话,马上组织10多位村民沿河堤寻找,直到晚上11点,终于在河堤下的杨树林中找到了迷路的黄奶奶。
30年来,张介春利用此平台,帮助乡邻排忧解难达1000多人次,协助村干部调解矛盾纠纷100余次,“排忧热线”真正地成为了当地百姓可依赖的“及时雨”。
建设家乡、招财引凤,他是家乡的“好乡贤”
40年来,张介春为教育事业默默耕耘,邻里之间相处融洽,群众威望较高,自然成为了乡贤们中的主心骨。为助力乡村建设,张介春每年都会自费组织乡友会活动,逢年过节时,他把回家探亲的乡友,请到自家庭院里坐一坐、聊一聊,先后为村引进资金1000多万元,启动30多个乡村改造项目,他的家也慢慢地成为了“乡友驿站”。
为激发更多的能人志士为乡村振兴赋能助力,近20年来,张介春利用一台摩托车、一部相机、一叠采访本,跑遍了华容的村村场场,发表《美丽乡村我们一起回来看看》《好儿郎又来了》等作品50多篇,吸纳粉丝达10万多人次。
2022年5月8日,他的儿子结婚,不设喜宴、不收贺礼,将婚事新办、简办,在当地传为佳话。
片片枝叶集结成密林,涓涓细流汇集成大海,他播撒爱心,让每一个孩子带着梦想走出乡村;他带着诚意,吸引更多游子回来建设家乡。青山不老,夕阳正好,花甲之年的张介春,依然在这片深爱的土地上,发光发热,从三尺讲台,奔赴下一场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