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雷锋网
讲解预约

崇德“湘”善·中国好人风采展|谭美珍:扎根草原小学,守得住学生也留得住教师

2025-10-28 17:08:58  来源:湖南文明网  作者:刘仁军  字体: 【小】 【中】 【 大】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刘仁军 综合报道

编者按: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真善美,激励更多人向上向善,湖南文明网联合红网时刻推出“崇德‘湘’善·中国好人风采展”专栏,宣传“中国好人”的先进事迹,让凡人善举从“微光”聚成“星河”,从“星河”凝成“暖流”,在湖湘大地营造出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让好人精神广泛传播。

当雪峰山脉的云雾漫过1300米的山巅

她从县城回到草原村

把即将撤并的“危房教学点”

变成263个孩子的成长乐园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

2025年第二次“中国好人榜”

敬业奉献类“中国好人”谭美珍

聆听她用7年坚守,

让大山里的孩子

唱响非遗山歌,

走向更大舞台的故事

图片1.png

放下县城安稳工作,回到乡村母校执教

虎形山瑶族乡的清晨,云雾总在草原小学的屋檐下缭绕。这里是谭美珍的故乡,也是她小时候最想逃离的地方——“走出大山”,曾是这个草原村女孩最迫切的愿望。长大后,她如愿成为隆回县城东方红小学的老师,有了稳定的工作和安逸的生活,可故乡的学校,却在2017年走到了“终点”。

图片2.png

那时的草原小学,被列入撤并名单,破败的教室挂着 “危房” 警示牌,只剩1名老师带着13个孩子,在租来的民房里上课。“一个村子没有学校,就像家里没了孩子。”村里老人含泪的话语,像重锤砸在谭美珍心上。没有丝毫犹豫,她以支教名义回到母校。2018 年,又悄悄把编制调回草原小学——这一留,便是7年。调回不久,仅有的老师也调离了,谭美珍成了“光杆校长”,但她的坚守,却让家长们吃下了“定心丸”:“学校不会没了,孩子能在家门口上学。”

扛过无校舍无帮手的难关,让乡村校园焕新生

初回草原小学时,谭美珍面对的是“一无所有”:没有固定校舍,她就挨家挨户找村民租房子;没有同事帮忙,她就“身兼数职”——既是校长,也是语文老师、数学老师,还是孩子们的“业余妈妈”:给困难儿童梳头发、补衣服,帮困难学生交学费、买文具,放学后还留在教室辅导功课。

图片3.png

她的坚持,渐渐迎来曙光:在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学校新建了4间教室的教学楼;全国各地的志愿者赶来支教,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爱心企业捐赠图书、体育器材,让校园慢慢有了模样。一年胜过一年,来上学的孩子越来越多:从最初的13人再到现在的263人;200平方米的操场上,孩子们的笑声穿透云雾,曾经濒临消失的教学点,成了远近闻名的村级学校。

开特色课程,让孩子们享受优质教育

谭美珍深知,乡村教育不止于课本。因地制宜,她在草原小学开设了一系列“特色课”:生态自然美学课、中国传统文化课、国家级非遗呜哇山歌传承课等。

图片4.png

这些特色课程,让孩子们绽放出惊人的光芒:学生参加全国语文朗读比赛,夺得全国团体组总冠军;2024年隆回县“双减”素质教育成果展上,草原小学的节目获满堂彩,晚会直播浏览量达100万;同年小年夜,谭美珍带着孩子们登上湖南教育电视台少儿春晚,一曲《呜哇山歌》清亮悠扬,让国家级非遗在舞台上绽放魅力。

如今的草原小学,正计划新建教学楼,朝着“九年制义务学校” 迈进。谭美珍说:“我想让孩子们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

荣誉在心中闪耀

“湖南好人”“感动湖南”年度人物……荣誉加身时,谭美珍最骄傲的不是奖牌,而是孩子们的变化。她见证着曾经不敢说话的孩子,如今能站在全国舞台上表演;以前觉得大山就是全世界,现在知道能通过读书去看更多风景。在她看来,乡村教育比人们想象的更宽阔,乡村留守孩子的未来也有无限可能,谭美珍恳请大家多给一点时间和空间,坚信草原学校一定能让瑶乡更美好。

图片5.png

从“走出大山”到“回归大山”

谭美珍用7年时光

在雪峰山脉的云端

筑起了一座教育的“灯塔”

这座灯塔,照亮了263个孩子的求学路

致敬!扎根在大山里的教育守护者

祝贺!“中国好人”谭美珍


回顶部
版权所有:中国雷锋网 邮编:410217
地址:长沙市雷锋街道正兴路42号 电话:0731-88107959 微信号:hnleifeng
参观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7:00 (16:30游客停止进馆) 闭馆时间:周一(国家法定假日除外) ICP备案:湘B1.B2-20070067-10
(C)2012.3 chinaleifeng.com,leifeng.red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