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真善美,激励更多人向上向善,湖南文明网联合红网时刻推出“崇德‘湘’善·中国好人风采展”专栏,宣传“中国好人”的先进事迹,让凡人善举从“微光”聚成“星河”,从“星河”凝成“暖流”,在湖湘大地营造出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让好人精神广泛传播。
从12个孩子到154张笑脸
从3间砖房到30所学堂
他用19年的爱与坚守
将留守的“空心”
化为成长的“沃土”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
2025年第三次助人为乐类
“中国好人”李世友
聆听他用平凡之躯
托起大山希望
点亮孩子未来的动人故事

在农村开办课后学堂
“关爱青少年,就是关爱祖国的未来,帮教青少年是老干部的天职和义务。”李世友如是说。
2006年元月,73岁的李世友卸任村支书后,走访了村里的一些家庭,他发现很多都是父母一起外出打工,孩子由家中老人照料,平时学习没人辅导,学习成绩不理想。发现这个情况后,李世友坐不住了,“这不行,孩子从小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不然会误一生的。”他马上召集家人开了一个会,内容就是在家里办一个农村儿童假日学堂,让村里的儿童在节假日有一个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李世友在家里办农村儿童假日学堂的消息一传出,第一天就有12个孩子来上课,寒暑假和周末,孩子们从家里来到学堂看书、上课、写作业,李世友担心家里远的孩子们饿着,还安排了一顿中饭给孩子们,这一做就是19年。李世友的农村儿童假日学堂学生人数由12人扩大到154人,全乡的儿童都来这里学习,李世友的三间砖房成为了孩子们的乐园。
李世友将孩子们按兴趣爱好和年龄分成三个班进行文化补习和乐器、书法、歌舞、作文、英语等特长教育,免费为孩子们提供笔墨纸张。周桥桥同学说:“我不仅学了写作文,还学了唱歌、跳舞和弹琴。”肖湘兰的家长说:“李伯给我们帮了大忙,我们在外打工也安心了。”
为农村儿童撑起一片天
19年执着,李世友拿出退休金20多万元用于办校。为了让村里儿童及时与父母联系,李世友花了600元,特意在家里安装了亲情电话,免费让孩子们使用,每个月电话费高达350元。随着视频聊天软件的出现,李世友又学会了用微信,目的是让孩子们可以与远方的父母视频交心。
为丰富孩子的假日生活,李世友省吃俭用,拿出2万元为孩子们添置了乒乓球桌、羽毛球拍、滑板、呼啦圈、滑冰鞋等体育器材,整修了自家的塔坪,为孩子们设立了一个小小的篮球场,使孩子们课后时段学习有内容,活动有场所,锻炼有场地。
李丽君同学的父母在外打工,爷爷奶奶年龄也大了,在学习上很难帮助她,李世友便教她写字、读书,并培养她劳动的习惯,还请大学生帮助辅导,最后她考上了县一中。李丽君感动地说:“在假日学堂我懂得了很多道理,让我受用一生。”
教师队伍越来越壮大
李世友的善举,也在影响着身边人。彭小方、彭小林曾在农村儿童假日学堂学习,考上大学后,每年暑假他们主动来到李世友的学堂帮忙上课;退休教师夏德光、郁天培、郁天民被李世友的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动,主动加入到关心农村儿童的队伍中;孔庆德老人主动办起电子琴培训班……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农村孩子的教育问题,假日学堂的教师队伍也越来越壮大,每到寒暑假和周末,李世友的家里,热闹非凡,而孩子们的一声声“李爷爷”最响亮、最动人。
受李世友的影响,他的儿女也经常来学堂帮忙,并出钱资助困难学生,村民们也经常送菜送饭送钱给一些困难的孩子们。李世友的儿子说:“正因为天天与孩子们在一起,老人的身体才一直这样硬朗。”
目前,在桑植山区,像李世友这样关心乡村儿童的“假日学堂”已经推广到30家。看到一批批农村孩子在假日学堂成长成才,李世友感到无比快乐。“只要孩子们天天有开心的笑容,我就很幸福。”李世友满怀信心地说,只要身体允许,他将一直坚持下去。
谦逊的力量,榜样的高度
翻开李世友家中柜子,里面码放得整整齐齐的荣誉证书格外醒目,“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全省‘四好’老干部”“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张家界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功勋奖”“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个人”“张家界市第四届道德模范”“桑植县优秀志愿者”。这些沉甸甸的荣誉,却被他总是轻描淡写地看作是对过去工作的鞭策。
得知获奖后,李世友谦逊地表示:“我做的都只是些平凡的小事,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的陪伴、社会的守护。假日学校,给山里的孩子一个学习场地、活动场所,我也获得了他们的陪伴,找到了生命的意义。我将继续前行,不忘初心,将这份爱心传递下去,将这份希望守护下去,让大山里的花朵开得更加绚丽多彩。”
从“卸任村支书”到“孩子王”
他用19年时光
在桑植山区的深处
为孩子们筑起了一座“假日乐园”
这座乐园,守护了154名留守儿童的童年
致敬!扎根在乡村的爱心造梦者
祝贺!“中国好人”李世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