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长沙市望城区铜官窑古镇游人如织,国风乐园的飞檐下、铜官窑博物馆的展柜前、老街的青石板上,一群身着红马甲的“小窑火”志愿者格外醒目。
国庆假期,他们或耐心指引路线,或生动讲解文化,或暖心帮扶游客,望城区“小窑火”志愿服务队以专业、贴心的服务,用青春与热忱为望城文旅注入温暖力量。
“小窑火”志愿者岗前培训现场。
“小窑火”志愿者在景区进行实地实训。
精准筹备:
137名“小窑火”志愿者筑牢服务基石
为做好“十一”假期铜官片区景区服务保障,一个月前,望城区学雷锋志愿服务促进中心便统筹联动望见美好志愿服务队、“小窑火”志愿服务队,精准对接景区需求,招募137名志愿者。从9月24日启动志愿者岗前培训,到9月27日开展景区实地实训,两场“理论+实践”的专项培训为志愿者“充电赋能”。礼仪规范、应急救援、景区布局、讲解技巧……专家志愿者范柳、严实、瞿静等倾囊相授,确保志愿者“懂服务、会服务、能应急”。
“我们不仅要‘站得稳’,更要‘服务精’。”参与培训的大学生志愿者小吴坦言,通过模拟游客突发疾病处置、熟悉景区导览路线,自己对“志愿”二字有了更深理解——“不是简单的帮忙,而是用专业让游客安心。”
全情投入:
32万游客见证“志愿红”的温度
国庆假期,铜官窑景区热度飙升:国风乐园接待游客24.3万人次,单日最高突破5.5万;铜官窑博物馆迎客6000人次;铜官老街更是以7万人次的人气成为“网红打卡地”。在这组数据的背后,志愿者的身影贯穿服务全链条。
在国风乐园,“小窑火”志愿者们化身“文化解说员”,结合专业所学讲解铜官窑陶瓷文化、唐风建筑特色,让游客“看景更懂史”;在博物馆,他们指导亲子家庭逛釉燃集集市,参与各种活动,用趣味问答激发孩子对文物的兴趣;在铜官老街,社会志愿者发挥地缘优势,为游客推荐地道美食、避堵攻略,甚至帮老人挑选手信、为走失儿童联系家人。“有位外地游客拉着我的手说,‘望城的志愿者比风景还暖’,那一刻觉得所有辛苦都值了!”连续服务8天的志愿者感慨道。
数据最有说服力:假期期间,志愿者累计解答咨询超2万次,协助处理突发情况30起,帮扶老弱游客400余人次。
志愿者为游客讲解。
多方同心:
雷锋精神照亮文旅融合之路
“小窑火”的温暖,源于多方协作的合力。
望城区学雷锋志愿服务促进中心不仅统筹志愿力量,更为志愿者提供后勤保障,实现“早接晚送、全程护航”;铜官窑景区开放学习交流平台,让志愿者在服务中深化对本土文化的认知;望见美好志愿服务队组织专家团队全程跟岗,用“传帮带”确保服务质量。区学雷锋志愿服务促进中心负责人说:“志愿服务是文旅融合的‘软实力’,我们希望通过‘志愿红’的纽带,让游客不仅记住望城的美景,更记住望城的温度。”
这场双向奔赴的温暖,更是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的生动注脚。“望城是雷锋故里,志愿服务早已融入城市基因。”
这个秋天,铜官窑的风里不仅有历史的余温,更有“志愿红”的炽热;望城的文旅画卷上,不仅有美景的勾勒,更有“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底色。未来,随着更多“小窑火”的点燃,望城必将以更温暖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书写文旅融合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