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是新时代社会治理的温情注脚,更是雷锋家乡——长沙市望城区发展的亮眼底色。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组织动员广大师生广泛开展志愿服务,不断推动志愿服务工作高质量发展。
2024—2025年间,中南林涉外青年志愿者累计开展志愿服务400余次,服务总时长超1万小时,在乡村振兴、为老服务、关爱少年儿童、阳光助残、文明实践等多个领域彰显学院担当,持续为社会发展注入青春动力。
构建服务+育人生态闭环
2025年3月26日下午,中南林涉外学院携手望城区学雷锋志愿服务促进中心,联动区直机关工委、铜官街道等六家单位,共同组建“铜官街道文旅学雷锋志愿者联盟”,在铜官窑国风乐园三级政协委员工作室举行铜官文旅学雷锋志愿服务体系建设签约仪式,同步发布《望城雷锋式文旅志愿服务标准》。
此次合作以“政校企”协同机制为依托,既为学院构建“专业+服务+文化”三位一体育人模式注入新动力,又通过服务流程标准化、培训认证专业化等举措,推动望城文旅志愿服务体系迈入制度化、规范化发展新阶段,为属地协同共建提供创新实践路径。
标准化培训赋能文旅服务
4月23日,距《望城雷锋式文旅志愿服务标准》发布不到一月,学院组织志愿者赴铜官窑国风乐园开展“五一”节假日服务岗前培训。培训严格对标共建协议中“培训认证专业化”条款,围绕礼仪规范、应急处置、文化讲解等标准化模块,通过场景模拟、动线推演等实战训练,系统掌握景区引导、咨询应答等服务技能,为“五一”期间践行服务标准筑牢能力根基,实现制度设计与服务落地的闭环衔接。
“五一”假期,学院61名志愿者深入望城区铜官文旅核心区“15分钟学雷锋志愿服务圈”(长沙铜官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铜官街道-铜官窑国风乐园),为游客提供文旅咨询、景区引导、便民服务、医疗急救、交通疏导、拍摄协助及深度讲解等全链条服务。他们以专业素养传递服务温度,用青春热情诠释雷锋精神,累计服务游客3万人次,解决游客难题百余件,红马甲成为景区内醒目的“服务坐标”。
“细微之处见真情,望城雷锋志愿者让旅程更有温度!”游客的赞誉印证了标准落地的实效。志愿者们以标准化服务为纽带,让千年窑火与新时代雷锋精神在铜官大地交相辉映,不仅擦亮了“雷锋家乡”的文明底色,更以青春力量为望城“志愿之城”品牌注入持久动能。
千年窑火映照下,这场“志愿红”与“文旅热”的双向奔赴持续升温。身着红色马甲的志愿者穿行于古窑遗址与国风市集之间,既是服务者,也是文化传播者。展望未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将持续探索文旅志愿服务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创新模式。通过深化校地协同育人机制,既为铜官文旅输送高素质志愿服务力量,又在实践中培育青年学子的社会责任感,形成志愿服务供给与人才成长的双向赋能,为雷锋家乡文旅服务标准化建设提供长效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