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八项规定,是新时代管党治党的“金色名片”,是党密切联系群众、推进自我革命的重要抓手。
自今年3月启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以来,望城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聚焦主题、精准发力,一体推进学查改向“深”处扎根,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望城落地生根、成风化俗。
学习教育,入脑入心是前提。
望城区始终把理论武装作为“第一环节”,通过“系统学、分类学、创新学” 三维发力,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从“文件文字”变为 “思想自觉”。
“要以高的政治站位、有力的推进举措、严密的组织领导,高质量抓好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区委始终将学习教育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紧抓在手,望城经开区党工委书记、望城区委书记秦国良靠前指挥协调,每月听取专题汇报,主持召开多次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和读书班、警示教育会等,并多次到街镇和区直单位开展专题调研督导,推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区委常委班子成员自觉对标对表,认真履行“一岗双责”,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公务接待、会议活动、调研考察等方面作出表率,以“关键少数”示范带动“绝大多数”。
以上率下,起而行之。全区上下坚持把理论武装贯穿始终,引导党员干部深学细悟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的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不断夯实作风建设的思想基础。
——系统规划铺就“学习全覆盖”底色
望城区紧扣“学深悟透”目标,制定印发“学习清单”,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纳入各级党(工)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干部教育培训、“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的“必修课程”。全区1473个基层党组织依托“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机制,均开展6次以上专题学习研讨,实现党员学习“无死角”。
与此同时,充分用好警示教育这一“清醒剂”,积极用好中央和省、市发布的典型案例,聚焦主题学、带着问题学。
区委政法委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融入政法联席会议,开设作风建设专题党课,让政法干警在案例剖析中明纪律;区委社会工作部针对新兴领域党组织特点,通过“线上微宣讲+线下座谈会”结合方式,开展学习活动870余次,覆盖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党员;区委党校开发6堂专题理论课程,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融入干部培训全周期,确保学员“学一次、深一层”。
——分类施策破解“学习差异化”难题
“以前总觉得中央八项规定是约束,真正学深学透了才明白,它更是保护。”6月6日,在望城区财政局团支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研讨会上,一名90后青年干部围绕“作风建设与青年担当”主题分享道。
为确保学习教育的实效,望城区根据领导干部、关键岗位人员、年轻干部、基层党员等不同群体特点,量身定制学习“菜单”。
聚焦年轻干部,望城区结合实际制定“廉青”干部学习教育方案,区委组织部、团区委等部门联合组织年轻干部开展学习研讨、读书分享、案例剖析等活动220余次,不断引导年轻干部系好廉洁从政“第一粒扣子”。
此外,针对流动党员和年老体弱党员,全区各街镇还通过“线上推送学习资料+线下送学上门”,确保“党员流动不流学、年老体弱不漏学”。
——创新载体激活“学习感染力”密码
▲2025年望城区“雷锋家乡党员说”微党课、“就认这个理·声声在望”微宣讲、“望城青年说”微团课比赛微党课比赛现场。
“形式丰富精彩,不仅有朗诵,还有情景剧和文艺展演,内容也非常深刻,大家都从中深受启发。”在2025年长沙市望城区“雷锋家乡党员说”微党课、“就认这个理·声声在望”微宣讲、“望城青年说”微团课比赛微党课复赛现场,一个个作品或深情讲述,或集体演绎,无不传递着理想信念的磅礴力量,让在场党员干部触动颇深。
为进一步丰富学习教育形式,望城区充分挖掘本地红色资源与文化特色,将学习教育与品牌活动深度融合,以“雷锋家乡党员说”“5・10(我要廉)”等特色品牌为抓手,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学习教育矩阵,推动思想教育从“文件灌输”转向“场景共鸣”,切实让清风正气在思想深处扎根。
查摆问题作为检验学习教育成效的“试金石”,直接影响着作风建设的质量。
“要强化问题导向,切实找准作风建设的改进方向,确保学习教育‘学有质量、查有力度、改有成效’。”望城区委副书记、区长蔡锋强调。
自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启动以来,望城区坚持问题导向,以“对标查、分层查、从严审”为路径,推动问题查摆从“表面化”走向“深层次”,确保把问题找实、把根源挖深。
——对标对表实现问题查全查准
望城区围绕中央、省级层面通报的典型案例,聚焦违规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侵害群众利益、不担当不作为等5个方面,对照2个问题清单、28个具体表现,组织区“四大家”、14家区直职能部门召开3次专题查摆会,采取逐一“过筛子”方式梳理问题。
区委常委班子共查摆问题18个,区委主要领导带头查摆问题10个,“四大家”领导班子查摆问题62个,83个领导班子共查摆问题1323个,684名领导干部共查摆问题3360个。
区委统战部通过“自查自纠+征求意见+集体研讨”,深入查摆问题129个,形成详实的《学习教育问题查摆清单》;区人民法院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等召开座谈会,收集“案件审理效率不高”“司法便民措施不足”等意见建议12条;桥驿镇创新“三个三分之一”学习模式(三分之一时间领学、三分之一时间分享、三分之一时间查摆),让下辖支部1800余名党员实现“学习有收获、问题有找准”……
——分层分类推动问题动态更新
按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不同层级,望城区根据机关、街镇、国企、学校等不同领域,分别建立问题清单台账,明确主体责任。
清单不是一成不变的“静态表”,而是因时因需调整的“动态图”。提升清单管理弹性,望城区同步建立了问题清单动态更新机制,对照《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等文件涉及的5个方面突出问题及基层“四风”10种隐形变异表现等,逐条检视查摆,先后3次动态更新问题清单。
同时,学习专班还定期对查摆出的新问题、整改进展情况和销号情况进行梳理,对需长期坚持或推进中的问题,持续跟踪问效。
——从严从实严把问题审核关口
为避免问题查摆“走过场”,望城区建立问题清单、整改清单 “三级审核机制”,按照“谁审核、谁签字、谁负责”原则,专班对83家参学单位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问题清单开展三轮全覆盖审核,同时抽检部分新提拔干部、年轻干部、关键岗位干部问题清单,并通过发放提示单、电话提醒、约谈负责人等方式督促整改,督促纠正偏差、改进提升。
区教育局完成2个党委、19个党总支、150个党支部资料审核,发现“学校‘校园餐’食材采购工作欠规范”“师德师风建设薄弱”等问题28个。
白沙洲街道以党支部为单位开展问题查摆“回头看”行动,通过“个人查、相互帮、集体议”,深挖“违规发放津补贴问题”“老旧小区环境整治滞后”等隐性问题11个。
刀刃向内,动真碰硬。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坚持把“查”字立在严处、落到实处,全面检视问题,深挖根源、精准施策,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激发干事创业新活力。
“今年上半年,以区委名义召开会议同比下降22.03%,以区政府名义召开会议同比下降5.4%,以区委名义(含联合发文)制发文件同比下降18.82%,以区政府名义制发文件同比下降26.5%,区级层面综合性督检考事项和业务性督检考事项同比下降35.7%。”在望城区委办公室的减负台账上,一组组数据见证着作风整改的实效。
问题查摆是起点,整改落实见真章。学习教育中,望城区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结合,以“钉钉子”精神抓整改,以“专项整治”破顽疾,推动作风建设从“治标”向“治本”迈进。
——清单化推进“集中整改”
区委常委班子率先建立集中整治台账,细化整改措施61条,区委主要领导多次主持专题会议研究整改,区领导分片挂帅调度;各参学单位同步建立整改清单,累计解决问题3700余个。
针对省委明确的8个立行立改问题,望城区召开3次整改推进会,目前所有问题均完成销号:区发改局统筹化解历史遗留问题23个;区产投集团针对争资争项、招商难点成立专班,不到3个月实现土储专项债和国债的“历史性突破”;区纪委监委把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深入整治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医保基金管理、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养老服务等领域的突出问题,着力抓好整治骗取套取社保基金、城镇燃气安全、重复医疗检查检验、物业服务履约不到位等群众身边具体实事,通过查办有影响有分量的风腐案件来提升整改质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靶向式开展“专项整治”
聚焦违规吃喝这一“顽疾”,望城区召开集中整治推进会,严格落实“三个一律”“四个一严到底”要求,3-8月全区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2起、立案27人。
区纪委监委开展常态化作风建设监督检查,发现问题线索2起2人,处分2人,内部通报典型案例14起25人,形成强大震慑。
区信访局开展重复信访集中治理,推动化解率达68%,让群众诉求“有回音、有着落”。
白沙洲街道针对查摆出的问题,迅速制定整改方案。目前,违规发放的津补贴已全额清退,老旧小区环境整治正按计划推进,其余问题均在有序整改中。
针对医疗领域突出问题,望城区召开医德医风推进会,在55家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学查改”,查处“带金销售”问题27家次,追缴违规资金220万元,还推出检查结果互认、规范乡村医生执业等便民举措。
——制度化构建“长效屏障”
从“整改一个问题”向“解决一类问题”,望城及时将整改中的好经验转化为制度规范,构建防治结合、长效常态的监管机制。
为坚决防止“四风”反弹回潮,区纪委监委建立风腐同查同治工作机制,推出十项具体举措,实现作风问题与腐败问题系统治理、协同纠治。
在会议经费管理方面,望城区进一步细化会议支出标准与报销流程,强化全周期监管。全区各单位累计新建作风建设相关制度17项,修订完善72项,持续扎紧制度笼子。
区委组织部制定防范和纠治政绩观偏差的任务清单,建立早期发现和纠正机制,引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区国资系统明确直管企业监管权责界限,推动国有企业聚焦主业、规范发展。
区教育局启动并完成全区教育系统中小学校食堂大宗食材供货商名录项目招标工作。同时,实施“雷小锋”导师计划,将师德师风建设贯穿教师管理全过程。
靖港镇从严规范公务接待,严格实行“无公函不接待、无清单不报销”,让制度真正落到实处、显出威力。
从区级层面到基层单位,一套层层衔接、务实管用的制度体系正在不断完善,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制度保障。
作风转变的标尺,最终是群众满意度。望城坚持开门教育,带着“板凳温度”听民声、解民忧。
区委主要领导带头沉浸式蹲点“一江两岸”、铜官窑等重点区域。党员干部践行“四下基层”,下沉项目一线、田间地头、社区楼栋,民意渠道高效畅通。
通过“线上+线下”渠道收集群众诉求,解决率超97%,让群众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从作风转变中收获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民生实事“办出温度”
望城区紧盯群众“急难愁盼”,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惠民行动:在教育领域,完成师大附中新校区(高中部)、长沙市一中大泽湖学校等5所学校新建改扩建,新增学位9960个,让孩子“就近上好学”。
▲9月1日上午,湖南师大附中大泽湖校区正式揭牌启用。
在医疗领域,区人民医院新院投运并成功创建三级综合医院,4个公立社区卫生服务站加快建设,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让群众“看病少跑路”。
在养老领域,城乡居保基础养老金实现“24连调”,长沙市四医院望城养老中心门诊部揭牌,“公建国营”养老模式获媒体点赞。
在就业领域,城镇新增就业5824人,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乡村创新创业大赛带动新增创业主体847个,让群众“就业有底气”。
——急难问题“改出速度”
望城区畅通“12345”政务热线、民意渠道一体化平台等诉求通道,3月以来受理群众诉求38389件,办结率97.18%。梳理保交楼、就医就学等高频问题276条,解决率98%。
“没想到困扰我们小区十年的‘水气不通’问题,通过‘乔江夜话’屋场会就解决了!” 家住乔口镇新长久小区居民李爹爹难掩激动。自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乔口镇组织“乔江夜话” 屋场会64场,收集群众意见建议97条,集资 119.8万元解决水气不通、道路破损等民生问题,成为望城区 “开门搞教育”的生动缩影。
▲乔口社区“乔江夜话”屋场会现场。
月亮岛街道靶向破解“出行难”,整治地铁4号线罐子岭站、月亮岛西站周边环境,让群众“出行更舒心”。
乌山街道针对老旧小区提质改造、自来水接通等6大民生实事,逐一制定措施,阶段性成效获群众点赞。
区环卫中心对13个重建地、117处流动摊贩点开展环境整治,解决暴露垃圾、油污污染等问题,让城市“颜值”再提升。
——发展难题“解出力度”
望城区把作风整改与区域发展结合,以优良作风护航高质量发展:在产业领域,区工信局制定《望城区制造业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收集企业问题218个,办结214个。
区农科园高效落实产业资金,2024年1175.14万元资金及时拨付到位,解农业主体“燃眉急”。
在重点片区建设上,大泽湖近自然湿地公园惊艳亮相,滨江体育公园一区基本建成,工人文化宫完成主体结构建设,浅层地热能项目有序推进,大泽湖产业园启动建设,高端配套日趋成熟。
▲大泽湖近自然湿地公园。
在乡村振兴领域,完成秋冬修水利项目368个、早稻生产20万亩,启动4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北纬28度水果大世界加快推进,让乡村发展有奔头。
▲位于舒记果园的北纬28度水果大世界。
区住建局推出系列措施,持续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为市场注入信心与活力。区总工会、区妇联开办爱心托管班,解决农村留守困境儿童“暑期看护难”。
学习教育非一时之功,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望城以“关键少数”头雁领航,以深学筑牢根基,以真查找准病灶,以实改祛除顽疾,以开门凝聚民心,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雷锋家乡落地生根、化风成俗。
【结语】
政治生态的“风清气正”带来了经济生态的“风生水起”,今年上半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1%,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等指标均位居全市前列。
社会生态的“风平浪静”映照着干群关系的日益密切,这份作风建设的“望城答卷”,正激励着全区上下以更饱满的热情、更务实的作风,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阔步前行。
下一步,望城区将持续强化理论武装,深化整改整治,推进风腐同查同治,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真正融入日常、化为习惯、成为底色,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望城实践提供坚强作风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