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真善美,激励更多人向上向善,湖南文明网联合红网时刻推出“崇德‘湘’善·中国好人风采展”专栏,宣传“中国好人”的先进事迹,让凡人善举从“微光”聚成“星河”,从“星河”凝成“暖流”,在湖湘大地营造出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让好人精神广泛传播。
从下岗工人到护鸟卫士
他十余年坚守
为“千年鸟道”筑起守护屏障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
2025年第二次助人为乐类
“中国好人”唐盛利
看他如何用脚步丈量山林
将一腔热情投入到
护鸟、观鸟、拍鸟的行动中
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篇章
初心萌芽:童年记忆中的鸟鸣
唐盛利对鸟的喜爱,源于童年的美好回忆。“读小学的时候,每到下半年操场上时常有铺天盖地的鸟儿在头顶盘旋。”这是唐盛利对候鸟最深刻的印象。“候鸟给我的感觉很美,让我感受到了生命与美好”。
1996年,唐盛利所在的蓝山县制鞋厂倒闭,他不得不前往广东打工。尽管生活忙碌,但他始终关注着鸟类保护,利用业余时间学习鸟类知识。2013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受邀加入了湖南省护鸟营。不久后,他发起成立了“湘江源候鸟守护站”,并担任站长。从此,唐盛利开启了他十余年的义务护鸟之旅。
十年坚守:成“蓝山第一护鸟人”
蓝山县地处南岭山脉中段北麓,是候鸟迁徙的“千年鸟道”。过去,蓝山南部山区有40多座“打鸟岭”,有的村民甚至世代以打鸟为生。唐盛利担任护鸟站长后,带领志愿者日夜巡逻,白天观察打鸟现象,夜晚阻止非法捕鸟。
护鸟工作辛苦且危险,打鸟地点多在高山,夜晚山路窄滑,护鸟行动还断了打鸟人的财源,唐盛利曾遭恶言相向甚至家中警告。妻子多次劝他放弃,但他却说:“这是我的热爱,邪不压正,我不怕!”
唐盛利的工作得到了蓝山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全县形成了四级护鸟网络。如今,蓝山人鸟和谐共处,唐盛利说:“‘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用来形容蓝山再恰当不过了。”
熄灯“让路”:为候鸟点亮回家的路
2020年仲秋的一个夜晚,蓝山县三蓝广场上空不断有白鹭盘旋,时不时落入无法南飞,甚至因体力耗尽纷纷坠落。唐盛利凭借丰富的经验,迅速判断出是因为天空有雾,白鹭不得低空飞行,但低空飞行容易被广场射灯影响视线,他立即建议蓝山电视台领导孟江兵向上级反映,在候鸟迁徙期间关闭射灯。政府迅速响应,决定熄灯三天,确保候鸟能够正常飞行。
这一事件经媒体报道后,引起广泛关注,更多人开始参与到护鸟行动中来。此后,县人民政府决定,在候鸟迁徙季节,每晚九点之后关闭全城所有射灯和大功率景观灯。“想着在这个时候把灯熄灭保证候鸟能够顺利迁徙,这还是很不容易。”人们对政府的决定纷纷称赞,许多商户也积极响应。
填补空白:《蓝山百鸟图》的诞生
2017年,一次校园宣讲上,唐盛利被问及蓝山有多少种鸟,他无言以对。之后的日子里,他翻阅县志,只找到了几段简单的描述,于是,他决定用5年时间拍摄蓝山百鸟图,填补鸟类资源调查的空白。
他自购高档相机和长焦镜头,常在浆洞瑶族乡瑶旦村等地蹲守拍摄。为拍“三宝鸟”,他在白鸤洞水库蹲守了3年。2019年8月,他拍到了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彩鹮。2022年,他因过度劳累病倒,左耳听力受损,但他依然坚持拍摄。
蓝山县舜水河畔,一群白鹭腾空而起,展翅飞舞,场面壮阔。这帧唯美镜头,成了《湘江源的精灵——蓝山百鸟图》一书的封面图。该书收录了121种鸟类的详细信息,包括形态特征、生活习性、保护级别等。如今,《蓝山百鸟图》不断有新成员加入。唐盛利带着PPT、展板等走进乡村和学校,宣传生态环保知识。
以爱鸟护鸟书写荣誉篇章
2023年,唐盛利被授予湖南省护鸟营十周年“突出贡献奖”,近日,他又荣登“中国好人榜”,成为敬业奉献的全国典范,“这份沉甸甸的荣誉,是对我十余年坚守爱鸟护鸟工作初心的最高褒奖。感谢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我始终如一的关心支持,让我能以守鸟人之名,护大自然‘精灵’生机,守千年鸟道安宁。今后,我将继续做好大自然鸟类的‘忠诚卫士’,以观鸟文化赋能生态经济,让绿水青山成为永续发展的金山银山!”
在“千年鸟道”上
这份守护仍在继续
温暖着每一个迁徙的生灵
也照亮着更多人前行的路
致敬!执着坚守着的“守鸟人”
祝贺!“中国好人”唐盛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