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长沙产业发展的澎湃浪潮中,雷锋精神正激荡出强大的时代动能。近年来,长沙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引领百万产业工人创新创业、爱岗尽责、奉献爱心,争做新时代雷锋精神的传承者,在产业升级、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发光发热。7月1日起,长沙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长沙市总工会、星辰在线、长沙文明网推出“百万产业工人学雷锋”系列报道,深入产业一线,讲好产业工人用实干与担当续写着新时代雷锋日记的动人故事。
星辰在线9月5日讯(星辰全媒体记者 周子豪)“领料单上的数字不是冷冰冰的代码,是车间的命脉。”2018年,初入航天凯天环保的高晗淇在笔记本扉页写下这句话。此后几年,他从仓库领料到设备调试,从制造一线到工程现场,岗位不断变化,初心未曾改变——把每一份工作做细做实,把每一处标准落到可执行、可复盘,把敬业与担当镶进“标准”二字。
扎根一线:把“难处”炼成本领
钢铁与编号织成的仓储格网,初看像无穷无尽的迷宫。高晗淇没有在繁杂的工作里消耗精力,而是从规律入手重塑秩序:梳理“编码—货位—区域”的映射关系,手绘“活地图”,以叉车通道与大件区为坐标定位常用件;将高频零部件按工序组合为“领料包”,优化路线,一次走完、一次清零;常用件设定最小库存与补齐节拍,减少等待与往返。朴素方法经由持续打磨,逐步沉淀为“快、准、稳”的基本能力,粗放领料也被改造成精益补给。
(高晗淇在进行领料、称料。)
岗位转到设备与项目条线,挑战从后勤延伸到现场。高晗淇以脚步丈量点位,先行核定工况、检修路径与空间边界,再倒推设备布置与走线方案;沟通层面同时拉直“信息链”和“决策链”,对业主、总包、厂家多线并行,节点问题列成清单,“日清日结”,当天闭环、当天固化。南通与扬中项目进场期间,环境偏远、进度紧张,高晗淇通过“土话”沟通与现场协同化解磨合成本,让进度条按期刷新。
一次寒夜,临近RTO(蓄热式热氧化)系统预警,在线数据逼近阈值,高晗淇迅速进场,经过仔细排查和修复,指标及时稳定回落。次日,高晗淇就将全流程整理为“数据校准操作规范”,明确了应对措施,一次对症被沉淀为可复用的方法。围绕“算账意识”,高晗淇又推动现场自检替代部分租赁检测设备,节约费用5万余元;针对业主变更提出工序优化建议,减少配套投入与人力消耗,人工成本再降2万余元。吃苦不作姿态,最终要转化为方法与效益——这是高晗淇给出的答案。
(切割型材下料。)
这些经历,也让他的学习更有“靶点”。白天记录问题与细节,夜间围绕“知识缺口”查书补课,是高晗淇的常态,《机械设计基础》《机械设计手册》等专业书籍成为他的案头常备。再通过总结老师傅的经验为“出图三问”:第一遍看“怎么装”,第二遍想“为什么这么装”,第三遍问“错了会怎样”。由此,高晗淇从“会画图”跨进“让图纸落地”的门槛:一次次返工减少,一回回对接顺畅,“软件正确”开始稳定等于“现场可用”。
笃学善传:把经验化成体系
在带队与传承上,高晗淇给新人立了“三条规矩”——先“跟着看”,再“试着做”;强制养成“问题笔记”的习惯,把每天的疑问变成知识点;允许小错但必须复盘,一起找到“错在哪、为什么错”。他强调“数据说话、记录在前”:每一处偏差,都要附带原因判断、处理方案与复测结果,做到问题可追溯、过程可复盘、经验可复制。
作为团支部书记,高晗淇在团干例会上表扬进步、推荐优秀青年参与评优评先,鼓励更多同事在岗位上发光。他把这理解为另一种“岗位学雷锋”:不是喊口号,而是让“好经验会流动、好方法能共享、好标准被遵守”。
(与老师傅交流经验。)
谈到“学雷锋”在一线工人的表达,他给出朴素答案:干一行、钻一行,把手上的活做精——拧螺栓按标准力矩、焊接口追求零瑕疵、图纸标注不漏一个细节;不以“差不多”敷衍,用工匠精神守住质量与安全的底线。平日里,他也把“随手的善意”当作日常:手头告一段落,见同事独自装配,便过去递工具、扶零件,“不必轰轰烈烈,但能让效率更高一些、同事更省力一些”。
面对未来,高晗淇有着清晰的规划:精进CAD/SW三维应用,用三维预判安装问题,力争“现场零改图”;设计前建立核查清单,避免漏标与误判;在图纸中标注跨环节关键信息,降低对接成本。他也给青年工友留下一句寄语:别嫌细碎,别怕犯错,多问师傅、多跑现场,会复盘、能总结——“把手上的活做精,你今天握的工具,就是明天能‘扛事’的本事。”
(高晗淇进行图纸设计。图片均由 星辰全媒体记者 周子豪 摄)
从仓库到工地,从领料到出图,从夜里风雪中奔赴现场,到把经验沉淀为标准,高晗淇用一条清晰的成长路径回答“岗位学雷锋”的内涵:在细节处较真,于关键处担当;把责任拧在岗位上,把方法写进日常,把爱岗敬业落实到每一次复测、每一页记录、每一项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