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雷锋网
讲解预约

崇德“湘”善·中国好人风采展|陈振法:守护绿林三十余载 壶瓶山里“走”出来的植物学家

2025-09-17 18:08:46  来源:湖南文明网  作者:刘仁军 实习生 许悦  字体: 【小】 【中】 【 大】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刘仁军 实习生 许悦 综合报道

编者按: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真善美,激励更多人向上向善,湖南文明网联合红网时刻新闻推出“崇德‘湘’善·中国好人风采展”专栏,宣传“中国好人”的先进事迹,让凡人善举从“微光”聚成“星河”,从“星河”凝成“暖流”,在湖湘大地营造出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让好人精神广泛传播。

八十余里路途迢迢

他用脚步丈量莽莽森林

三十余年岁月漫漫

他以热爱铺满青春年华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

2025年第二次“中国好人榜”

敬业奉献“中国好人”陈振法

听壶瓶山森林里

那段热爱与奉献的故事

陈振法.jpg

与森林结伴的三十余年

1992年,30岁的陈振法背着行囊走进壶瓶山,从此与这片森林结下不解之缘。他所居住的顶坪哨所海拔1841米,被誉为“湖南第一哨”,这里的6条巡护路线总长80多公里,辖区2200公顷的山林中藏着珙桐等珍稀植物群落,也藏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

陈振法在雪地安装红外相机.jpg

陈振法在雪地安装红外相机

夏天,蚊虫、毒蛇、蚂蝗是 “标配”,他总要在腿上绑上厚厚的布才能进山;冬天,积雪压弯枯树阻塞道路,他便和同事迎着寒风挥刀开路,在齐膝深的雪地里踏出巡护的脚印。三十多年来,50 多双解放鞋被山路磨穿,6 套迷彩服被荆棘划破,可他从未退缩。妻子曾问他:“年纪大了,还要干多久?” 他总是笑着回答:“这辈子跟森林结缘了,只要还能走路,就守着这片山。”

“走”出来的植物土专家

陈振法与植物的缘分,始于2008年保护区号召采集植物标本的契机。那一年,他一口气上交了2000多份标本,不仅比别人多了2000元的收入,更在与植物的“对话”中找到了新的方向。

在野外开展科研监测工作(左一).jpg

陈振法(左一)在野外开展科研监测工作

三十多年间,他经常骑着自己的摩托车外出,去实地了解植物的生长习性,补充资料,路上遇到不认识的植物,他就拍照、记录,回到哨所后翻书查资料,把《壶瓶山植物志》翻了一遍又一遍,甚至追着来考察的专家学者请教,从不漏掉学习的机会。也正是在这一次次往返中,他对壶瓶山的每一片山,每一株植物有了更深的了解,在巡护的脚步中“走”成了植物专家。截至目前,他发现了 15 种壶瓶山新纪录植物、3 种湖南新纪录植物,还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了《湖南省兰科植物新纪录种 —— 天府虾脊兰》,让更多人看到了壶瓶山的生物多样性之美。

在大山埋下种子

如今,63岁的陈振法已到退休年龄,却被保护区管理局返聘,继续专职从事植物调查研究。壶瓶山管理局的年轻同事都喜欢和这位专业、亲和的“陈叔”出去进行植物监测,因为“陈叔”总是耐心讲解动植物保护、野外作业、植物监测等知识,从不吝啬,尽心尽力培养护林接班人,手把手教大家,把 33 年的经验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

在主峰给年轻工作人员教授植物知识(左一).jpg

陈振法(左一)在主峰给年轻工作人员教授植物知识

陈振法用三十余年诠释坚守,用热爱感染着年轻护林员们,他留下的不仅是15种新纪录植物,更是一颗扎根大地的种子——在无数年轻护林员心中,生长出整片森林的明天。

荣誉在心中闪耀

三十余载岁月如歌,风霜染白了陈振法的鬓角,却从未磨灭他炽热的初心。从顶坪哨所的巡护员到植物科研的“活地图”,从默默坚守到培育新人,他把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都献给了壶瓶山。

获评“中国好人”,陈振法动情地说:“这份荣誉属于所有坚守一线的生态守护者。三十多年与壶瓶山为伴,记录山水草木早已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虽已退休,但能返聘继续植物研究,我倍感珍惜。只要走得动,我就会一直守护这片绿水青山,把所知所学留给后人。这份事业,我会干到干不动为止。”

陈振法.png

他用行动诠释着“敬业奉献”的真谛

而这片他守护了一辈子的森林

也终将以更苍翠的姿态

见证着这份坚守与传承的力量

致敬!“湖南第一哨”的守护者

祝贺!“中国好人”陈振法


回顶部
版权所有:中国雷锋网 邮编:410217
地址:长沙市雷锋街道正兴路42号 电话:0731-88107959 微信号:hnleifeng
参观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7:00 (16:30游客停止进馆) 闭馆时间:周一(国家法定假日除外) ICP备案:湘B1.B2-20070067-10
(C)2012.3 chinaleifeng.com,leifeng.red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