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雷锋网
讲解预约

百万产业工人学雷锋 | 宋瑜:落于细微 立于长久 以“螺丝钉”式攻关编织绿色智造梦

2025-08-25 14:16:20  来源:长沙文明网 星辰在线   作者:周子豪  字体: 【小】 【中】 【 大】

编者按:在长沙产业发展的澎湃浪潮中,雷锋精神正激荡出强大的时代动能。近年来,长沙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引领百万产业工人创新创业、爱岗尽责、奉献爱心,争做新时代雷锋精神的传承者,在产业升级、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发光发热。7月1日起,长沙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长沙市总工会、星辰在线、长沙文明网推出“百万产业工人学雷锋”系列报道,深入产业一线,讲好产业工人用实干与担当续写着新时代雷锋日记的动人故事。

在北汽福田长沙超级卡车工厂的能源监控中心,屏幕上跳动的数据勾勒出智能制造的脉络。而宋瑜——这位被同事亲切称为“十万个为什么,我的哥”的青年工程师,正是这张绿色智造蓝图中不可或缺的一枚“螺丝钉”。他将岗位热爱、技术钻研与责任担当融为一体,以雷锋式的精神内核,推动着能源管理系统的深度变革,书写出产业工人学雷锋的生动注脚。

在平凡岗位上,宋瑜以不平凡的专注和执着诠释着新时代工匠的“钉子精神”。“学雷锋,就是把岗位上的事干好;‘螺丝钉’不是口号,是把自己拧在最需要的地方。”面对数字化转型的重重挑战,他把每一条数据当作“螺丝”,把每一项优化当作“紧固”,用日复一日的坚守,筑牢节能降耗的根基,点亮智能制造的未来。

扎根一线不言退  专注岗位精于艺

2021年刚转入能源管理岗位时,宋瑜笑称自己“像盲人摸象”。从“基本电费怎么算”的入门题,到复杂的负荷调度逻辑,他白天跑现场、晚上翻资料,遇到不懂就问,笔记本上密密写满 300 多个“为什么”。慢慢地,他意识到:能耗优化的突破,常常藏在最基础的规则里。

图片

(宋瑜在能源监控中心查看能耗数据。)

一次内部项目会上,他抓住了“最大需量计费”的关键点——只要把高功率设备的启动错开、把峰值削下来,就能从源头降本。为此,他带队立下“军令状”,从负荷最重的油漆车间切入,连续30天蹲点采数,测算每台设备的最佳启动间隔,自主开发“小程序+排班表”控制模型,实现了错峰启停。而真正的难关,是设备间的“语言不通”:不同品牌、不同年代、不同协议的设备要“听得懂彼此”。此后,他又带队补齐从网络拓扑、接口适配到联控逻辑的整条链路,引入物联网网关和 5G 控制器打通协议壁垒,让“哑设备”也能纳入统一调度。系统从车间试点扩展到全厂协同,最终把“月度最大需量”从4900kW降至2800kW。

除了能源管理,他还把“精度到底”的理念延伸到工艺端。夏季高温或胶嘴闲置,侧窗打胶容易出现首尾搭接约5毫米缺口——看似细枝末节,却是质量上的“卡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宋瑜自学ABB机器人程序,优化胶枪与PLC的联锁逻辑,带队三次迭代程序,侧窗FTQ指标提升至99%,预计年降本10万元。

“精益求精,机会总在精度尽头。节能降耗,同样需要毫米级的精度追求。”宋瑜的工位旁,这份自勉的座右铭,正是他工匠精神的最佳注脚。

善学善教敢担当 传帮带人育新才

“要让一个人的经验变成一群人的能力。”在宋瑜看来,团队成长比个人进步更加重要。工作中,他毫无保留地将所学所悟传授给团队成员,耐心解答每一个“为什么”,积极组织技术分享。他的“打破砂锅问到底”从个人特质,逐渐演变成团队共同的学习氛围。2024年,他牵头成立“宋瑜创新工作室”,15名青年骨干围绕物联网、数智化、5G、自动化、节能降碳等关键领域持续攻关,累计产出25项成果、全国QC发表8项、取得16份荣誉证书,为企业降本260万元以上。

图片

(宋瑜在车间进行参数调试。)

这些数字背后,是一套可复用、可推广的带教方法论。宋瑜把“打破砂锅问到底”固化为“反向师徒制”:先向一线学工艺,再带着大家做改造;又以“三三制”明确成长阶梯——先跟 3个基础项目,再独立完成3个小改善,最后带队完成1个跨部门协作。路径清晰、节奏稳健,新人能在实战中快速“出师”。

团队成员小祝就是其中的代表——入职时连万用表都不熟练,但凭借着肯钻研的劲,借助宋瑜制定的传帮带体系迅速得到了成长。参与中央空调优化时,小祝自费买来两款传感器,连续三天蹲守车间做对比测试,提出“分区校准法”,温控精度提升20%,如今已能独立带队攻关。“‘会问的人’成了‘会做的人’,这种从0到1的突破比任何荣誉都让我开心。”宋瑜说道。

作为长沙市青联委员、职业院校产业导师,宋瑜还积极推动校企融合。他既把企业需求“翻译”成科研课题带进校园,也把高校的前沿成果“转译”成可复制的解决方案应用于工厂。在他看来,新时代的学雷锋不仅要“干好活”,更要带动一批人共同成长,让精神在团队中延续。

融汇实践勇创新  服务发展强使命

“新时代雷锋故事不在豪言壮语里,而在岗位上的每一次坚守和创新中。”在宋瑜看来,讲好“新时代雷锋故事”,要把个人奋斗与企业发展结合起来,把技术创新与时代需求结合起来。

图片

(宋瑜在操控自动化设备。)

他带领团队建设智慧能源管理平台,实现水、电、气三级100%在线计量,打通了能源管理的“信息孤岛”;牵头推动光伏发电与能源调度深度融合,制定“光伏+谷电”联动机制,提高能源利用率;提出采用分布式太阳能加热替代天然气锅炉,单台设备年运行成本下降45%;他还主导办公区路灯远程控制和中央空调云端调控,让辅助系统也能进入智能节能轨道。

这些创新的背后,是他数千小时的数据分析和无数次的试验调优。凭借着不懈地努力,2024年他主导的“设备负荷自平衡群控系统”获评全国汽车行业智能制造创新成果二等奖,并被北汽集团列为最具推广价值项目。同年,他还作为“课代表”登上《中国工人思政课》的讲台,向社会讲述新时代工人岗位上的雷锋故事。

图片

(宋瑜在车间进行故障诊断。图片均由 星辰全媒体记者 周子豪 摄)

从“问号青年”,到节能攻坚的“技术尖兵”,再到带徒育人的“领头雁”,宋瑜始终把雷锋精神拧在岗位上:把每一项改进做到可度量、可复盘、可推广;把每一分努力落在现场、写进系统、传给团队。“创新不是为了出风头,而是为了解决问题。”这句朴素的话,被他写进一个个指标的变化里,也落在一次次“拧紧”的动作里。如今,他正推进“设备负荷自平衡系统”在集团内部复制应用,并计划与高校共建“绿色能源实训基地”,探索更多数字化、低碳化的新路径,培养更多懂现场、会算法、能落地的青年技工。

“我们赶上了国家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制造业智能化升级的伟大时代,”谈及未来,宋瑜目光如炬,充满信心,“‘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极致’!在福田这个平台,在长沙这片沃土,我将继续发扬‘螺丝钉精神’,把初心钉在岗位上,把责任钉在行动中,一个数据一个数据去优化,一个百分点一个百分点去降耗。”(来源:长沙文明网 星辰在线 记者 周子豪)


回顶部
版权所有:中国雷锋网 邮编:410217
地址:长沙市雷锋街道正兴路42号 电话:0731-88107959 微信号:hnleifeng
参观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7:00 (16:30游客停止进馆) 闭馆时间:周一(国家法定假日除外) ICP备案:湘B1.B2-20070067-10
(C)2012.3 chinaleifeng.com,leifeng.red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