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4年是纪念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六十一周年,湖南雷锋纪念馆收到了来自大江南北的孩子们,写给雷锋叔叔的信,他们用朴素的信笺和诚挚的文字,穿越遥远的时空,和雷锋叔叔心灵交汇。
中国雷锋网联合湖南雷锋纪念馆推出【您好,雷锋叔叔】栏目,通过一封封朴实无华的信,聆听孩子们对雷锋叔叔的思念以及传承雷锋精神的决心。
《照见成长的光》
在我的书桌上,一直珍存着一本泛黄的《雷锋日记》。它没有玻璃镜的锃亮夺目,却像一泓澄澈的清泉,静静映照着我成长的每一个瞬间。每当指尖抚过那些字迹,雷锋叔叔的故事便如倒映在水面的光斑,在记忆的涟漪中轻轻漾开。
二年级时我入选校羽毛球队,第一次参加联校羽毛球赛,5:21的惨败像一盆冰水,瞬间浇灭了我所有热情。夜深人静时,我瑟缩在被窝里,泪水悄悄浸湿枕巾。辗转难眠,翻开雷锋日记,目光落在“钉子精神”时,纸页上的字迹忽然变得滚烫——恍惚间看见雷锋叔叔在风雪里练习投弹,冻红的手指渗着血丝,却仍紧攥着弹柄不肯停歇。从那天起,清晨六点的小区篮球场,记下了我挥拍的声响;体育馆深夜不熄的灯光,见证着我浸透衣衫的汗水。当我在区运动会上举起奖牌时,终于读懂:这面“镜子”照见的从不是成功的光环,而是那个在困境中不低头、于失败后更坚定的自己。
这面镜子最动人的,是它总能照见人心最柔软的角落。记得在特教学校当志愿者时,初见“小七”时,他正蜷缩在角落,像只受惊的小兽。当我轻声为他讲述雷锋叔叔冒雨抢救水泥的故事,他冰凉的小手突然攥住我的手指,在本子上歪歪扭扭地写下“雷锋……好……人……”那一刻,我的眼泪砸在书页上,晕开了墨迹。现在每次去看他,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画画的侧脸上,那些彩色的线条渐渐连成了雷锋叔叔的笑脸。这面镜子让我懂得,真正的善良不是施舍,而是像阳光一样平等的温暖。
去年冬天,我和同学们打包募捐的衣物时,悄悄给每件衣服的口袋都藏了份惊喜:有的塞着手绘卡片,有的写着暖心短句,还有的裹着几颗甜甜的糖果。当载满衣物的卡车驶向大山,雪花落在我们冻红的鼻尖上,却在心里化成了融融暖流。现在每天路过校园里的雷锋雕像,我总会轻轻拂去他肩头的落叶。阳光穿过梧桐叶的缝隙,在他身上跳动成细碎的光斑,像无数个“雷小锋”正在传递的火种,忽明忽暗,却始终温热,仿佛时光深处永不褪色的诺言。
虽然《雷锋日记》的纸页早已泛黄卷边,可它照见的世界在我心头愈发清亮。原来雷锋精神从不是高悬的明镜,而是藏在口袋里的星光,只要愿意点亮自己,就能温暖身旁的人。在这面特殊的镜子前,我看见了最真实的自己:会胆怯也会勇敢,会流泪更会扬帆,始终在努力成为一束微光,在成长的路上慢慢发亮。
长沙市望城区星城实验小学
史铖熙湖南雷锋纪念馆红领巾讲解员
2025年望城区十佳书香“雷小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