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一个好人就是一面旗帜,一群好人影响一座城。近年来,长沙以打造“好人之城”为总抓手,广泛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和道德模范评选表彰、学习宣传等活动。一批批好人模范如雨后春笋,一个个鲜活的好人故事在街头巷尾流传。他们或见义勇为勇救落水老人,或深入社区投身疫情防控,或孝老爱亲无怨无悔,用平凡善举温暖人心,传递着满满的正能量。
日前,长沙市文明办、长沙文明网开设“好人满城”专栏,以持续做好身边好人、道德模范宣传工作,充分发挥道德典型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时代新风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全社会推动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浓厚氛围。本期将带领大家品读“长沙好人”李荣安的故事。
星辰在线7月11日讯(星辰全媒体记者 李雨阳)“李爹,有没有空上我家修下水龙头啊?”一名妇女刚走进小区,看到在不远处“摆摊”的老人后,立马上前询问。
“告诉我你住哪户,我把刀磨完就上你那儿看看。”被唤作“李爹”的老人停下磨刀的动作,拿出手机,仔细地记录好对方的需求和门牌号。
“李爹”的备忘录里,写满了这些年的“出工记录”。
“李爹”的“举手之劳”帮了居民好多忙
“李爹”今年70岁,原名李荣安,家住星沙街道金甲坪社区华润凤凰城二期,小区居民和周边居民都亲切称他为“磨刀爷爷”。
十年前,退休后的李荣安离开辽宁,随女儿定居长沙县。刚来时,李荣安发现小区里常有业主拿着家里的菜刀或者推着自行车,到处找磨刀匠和修车摊,“生活方式越来越现代化了,小摊小贩也越来越难找到了,但是还有很多人需要这类摊贩。”身为老党员,虽然组织关系仍在家乡,但无论走到哪里他都急群众所急。2016年,李荣安带上自己购置的磨刀石及修理自行车、家具的工具,在物业管理中心的草坪边立起一块写着“助人成习惯,奉献为幸福;能修必修,有求必应”的招牌,就开始了“摆摊”生活。
刚开始时,有的居民觉得这个操着一口东北话的外乡人“举止怪异”——不论多热的天都支摊,还不要钱,图啥呢?李荣安也不管别人的眼光,依旧“我行我素”。还有居民磨好刀后直接掏钱给李荣安,李荣安连连摆手:“举手之劳,不收您钱。”时间长了,大伙渐渐相信“磨刀爷爷”真的只是想方便居民,每周一、周二就成了李荣安的义务服务日。晴天,他就在小区门口磨刀,雨天,他就到旁边的活动室磨刀,只要邻里有需要,总能找到他。
九年下来,李荣安已经义务磨刀两万余次,服务范围也扩大到了家具维修、疏通下水道等领域,“自学成才”的李荣安现在是邻里心里名副其实的“万能修”,“他是‘活雷锋’嘞!不要报酬就算了,平时谁家有东西坏了,急着要用,只要他能修,他二话不说就赶过去。这些年不晓得帮了大家好多忙!”说起‘李爹’,小区居民王老师直竖大拇指。
“李爹”的追“锋”路绵延数千里
“湖南是雷锋的第一故乡,辽宁是雷锋的第二故乡,而辽宁是我的第一故乡,湖南是我的第二故乡。”李荣安在自己的文章《受益到终身》中深情写道,这一巧合让他笃信,精神与信仰有着穿过漫长时间、跨越迢迢山海的力量。
“8岁那年,我第一次听到雷锋的事迹。”还是孩童时,“向雷锋同志学习”这句话就在李荣安心里生了根。中学毕业入伍后,他每日天不亮就起来打扫,学习室、走廊、食堂,处处都有他的身影。别人不干的他都干,还都要干好。入伍第二年,他就被评为“学雷锋标兵”并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转业后的李荣安不仅勤勤恳恳干好本职工作,在职期间还多次参与公益活动,累计捐款4万余元,并资助6名学生继续学业,获评“铁岭身边好人”、铁岭市第六届道德模范等。
跨越两千多公里来到长沙县后,李荣安的追“锋”路也绵延到了这里。刚到长沙县,他便加入了长沙县志愿者协会,除了免费磨刀,还积极参与捐资助学、爱心送考、社区服务等公益活动。而捐款时“出手大方”的李荣安,日常生活里却极其节俭:从旧椅子上拆卸下来的万向轮,被他做成了自制玩具车的车轮;废弃的柜子加几块木板,就成了杂物间的储物柜;空了的葡萄酒箱刷上蓝漆再加根背带,就成了简易的工具箱……这些年,李荣安就背着自制的工具箱,走遍了小区的每个角落,工具箱上,醒目地列着五个大字——为人民服务,这份赤诚不仅让李荣安得到了居民群众的一致点赞,也让他先后获评长沙县“敢为善为有为”好党员、“长沙好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