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雷锋网
参观预约

雷锋精神的“国际解读”折射中国志愿服务活力

2022-03-04 13:08:2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唐小晴 刘双双 鲁毅  字体: 【小】 【中】 【 大】

雷锋精神的“国际解读”折射中国志愿服务活力

市民参观雷锋生平事迹陈列馆。 唐小晴 摄

中新网长沙3月3日电 (记者 唐小晴 刘双双 鲁毅)“雷锋属于世界”“雷锋精神就像一滴油,它能覆盖整个大洋,使世界更加平静”……位于长沙望城区的湖南雷锋纪念馆内的留言簿上,记录着来自世界各地参观者对雷锋的敬慕和崇拜。

手持冲锋枪、头戴冬军帽,娃娃脸、表情坚毅。出生湖南望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的雷锋把一生献给了为人民服务,牺牲时年仅22岁。半个多世纪以来,雷锋精神在中国大地薪火相传,书写着不同时代的雷锋故事。从1963年始,每年3月5日被定为中国“学雷锋纪念日”。

从趋于神化的形象,回归到一个有正常欲求的人,雷锋开始露出更具新时代亲和力、感染力的一面:爱跳舞、照相和写诗歌。他的事迹和精神,也开始被越来越多外国人认知、学习。

幼儿园小朋友在雷锋生平事迹陈列馆参观。 唐小晴 摄

幼儿园小朋友在雷锋生平事迹陈列馆参观。 唐小晴 摄

初来长沙,德国的吴正荣、杜雪慧夫妇在朋友陪同下参观了雷锋纪念馆。“很了不起,雷锋乐于助人的事迹,鼓励大家无私奉献、互相帮助,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参观完离开时,看到路边一辆抛锚大巴车需要推行,吴正荣一行也加入帮助队伍。

20年来,这对夫妇辗转湖南各地帮助残障人士,还开了一家面包店免费教听障学徒制作面包,被称为“洋雷锋”。“不敢当!我们只是做了一点点好事,没那么特别。希望每个人都能像雷锋那样,尽一点力帮助别人。”吴正荣说。

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艰苦奋斗,到个人利益与集体、国家利益的辩证关系,再发展至新时代的社会志愿服务、义工服务和公益慈善活动,“雷锋”已超出个人称谓,升华为一种精神、一种现象、一种文化,并走向国际。

青少年来到湖南雷锋纪念馆致敬雷锋。 唐小晴 摄

青少年来到湖南雷锋纪念馆致敬雷锋。 唐小晴 摄

加拿大人马丁是一名中医“拥趸”,在华生活15年,是“湖南女婿”。他刚来中国就感受到“雷锋”的关爱。“大学旁边有个饭店老板跟我交朋友,经常教我说中文。有一次,我发烧了,她还给我送鸡汤。真的很感动。”马丁在中国很多地方看到了雷锋照片。

“同学告诉我,雷锋是一个好人,非常无私。在中国生活,很多中国人为我提供了帮助。”在马丁看来,现在的中国志愿者就是雷锋。“雷锋精神能提醒我们多帮人,让社会更友好。”

法律援助、环境保护、动物保护、关爱孤寡老人、参与汶川地震灾后救援,还有服务北京奥运会、冬奥会……淌过半个多世纪历史长河,“雷锋”并未走远。新时代的中国也正通过志愿服务继承、发扬雷锋精神。目前,中国实名注册志愿者总数超1亿人,3月5日还是“中国青年志愿服务日”。

外国友人参观雷锋纪念馆后留言。 唐小晴 摄

外国友人参观雷锋纪念馆后留言。 唐小晴 摄

“在中国,到处都能看到学雷锋。比如,穿着印有雷锋头像红背心的志愿者在公园、街道打扫卫生、清理垃圾,慰问养老院老人等。雷锋精神至今仍在中国人民心中继承。”中国同事告诉了日本公务员荻野大的雷锋事迹。

这位琵琶湖观光促进会(日本)湖南代表处首任所长的生日是3月5日。“我觉得与雷锋有缘,就去读了有关他的书,知道雷锋是一个认真、勤奋,即使遇到困难也努力克服去做好事的人。如果没有那场意外,他一定会为社会带来更多阳光。”荻野大说,雷锋精神和其他国家提倡的“利他主义”“博爱主义”有共通之处。

湖南农业大学埃塞俄比亚留学生塞缪尔“认识”的雷锋工作认真、乐于帮助,是很多小学生作文中的人物。“我所接触的中国人非常友好、谦逊。他们和雷锋一样,总是不计较付出时间、知识和金钱提供志愿服务。”在塞缪尔看来,中国一直为非洲提供帮助就体现了雷锋精神。

许多国际友人崇敬雷锋、学习雷锋。近年来,湖南雷锋纪念馆接待外国游客3万多人次。“大部分以留学生为主,近年有巴基斯坦青年团、澳大利亚官员来参观。为让国际友人了解雷锋,我们会从雷锋是中国志愿服务先行者和全世界最有名的义工这个角度来解读。”湖南雷锋纪念馆宣讲科科长张璐琪说,在中国迅速发展起来的志愿活动,是新时代雷锋精神的载体和体现。


回顶部
版权所有:中国雷锋网 邮编:410217
地址:长沙市雷锋街道正兴路42号 电话:0731-88107959 微信号:hnleifeng
参观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7:00 (16:30游客停止进馆) 闭馆时间:周一(国家法定假日除外) ICP备案:湘B1.B2-20070067-10
(C)2012.3 chinaleifeng.com,leifeng.red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