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雷锋网
参观预约

大力传承弘扬雷锋精神 推动新时代学雷锋志愿服务蓬勃发展

2020-08-14 10:23:52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  作者:  字体: 【小】 【中】 【 大】

学雷锋志愿服务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都对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提出明确要求,全面开启了中国特色志愿服务事业的新时代征程,走出了一条与西方国家有本质区别的发展道路。我国的志愿服务不是源于宗教性的慈善服务,也不仅仅是个人的爱意善举,而是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的有力抓手,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的志愿服务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发展态势,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靓丽风景和响亮品牌。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广大学雷锋志愿者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深入疫区和基层社区,在战“疫”一线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中,学雷锋志愿服务被誉为“温暖人间的最美风景”。不论职位高低,不论在什么岗位,许许多多的人投身志愿服务,形成了一个磁场,让宝贵的价值取向和精神风貌汇集在一起,在抗击疫情的大仗、硬仗中,为雷锋阐释的“我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活得更好”增添了时代温度,为雷锋描绘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注入了巨大能量,为雷锋注解的“平凡与伟大”书写了新时代鲜活故事。从志愿者身上可以看到在中国大地上传承弘扬的雷锋精神:爱国主义、无私奉献、集体主义、服务人民、助人为乐,他们既是危难时刻的最美“逆行者”,也是新时代的道德践行者。

雷锋精神与志愿服务精神高度契合,学雷锋和志愿服务高度融合。新时代学雷锋志愿服务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在实际工作中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推进新时代学雷锋志愿服务蓬勃发展。

一、大力推进制度化建设,全面提升学雷锋志愿服务的发展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这是对志愿服务发展的新要求、新期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不断完善志愿服务制度、不断丰富志愿服务活动、不断壮大志愿服务事业,让学雷锋志愿服务“动”起来。

一是要确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体制构建。坚持以党的领导为根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以为人民服务为目标的三个原则,确保新时代学雷锋志愿服务事业沿着正确道路行稳致远。二是要认真贯彻落实好国家有关学雷锋志愿服务的一系列指示精神。中央文明委、中央文明办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重要文件,比如,《关于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的意见》《关于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的意见》《关于公共文化设施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的实施意见》《社区志愿服务方案》《志愿服务条例》等,这些文件为学雷锋志愿服务的持续有效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体制保障、政策保障、法律保障。因此一定要立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新目标新要求,来认识和把握学雷锋志愿服务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进一步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三是要坚持需求导向,以项目凝聚具有专业服务能力的团队,以专业化的项目运营实现社会资源的聚集,以常态化、可持续的服务满足多样化、多元化的社会需求,使志愿服务成为服务国家发展、满足百姓需求、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方式和重要载体。四是要努力提升全社会学雷锋志愿服务意识。志愿服务队伍要不断壮大,使人员构成更加多元化;要从行政力量推动为主,到群众自发建立起志愿服务组织,使社会力量日趋活跃。要让学雷锋志愿服务这个能量场的磁场效应越来越强大,让“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逐渐成为一种时尚,成为人们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五是要进一步树立法治思维。要尊重志愿者主体地位,进一步修订、制定和完善各类规范性文件;要以内部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形态,推动大型赛会志愿服务标准等实践成果的转化;要以完善星级志愿者体系标准为核心,重构具有鲜明特色的嘉许制度;要完善各级各类志愿者协会各项基本制度,引领志愿服务组织的有效治理。

二、大力推进社会化建设,全面提升学雷锋志愿服务的服务力

服务社会是学雷锋志愿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志愿服务事业的社会化运作模式内涵丰富、外延广泛,尚有待于继续研究、深化,最终成为一个科学的系统模型,使学雷锋志愿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促进志愿服务实现新的更大的飞跃。

一是要大力实施建立项目化、分层次的招募机制,提升志愿服务供需匹配度。各级各类志愿服务组织要积极探索推行项目化招募方式,统筹考虑志愿者的可服务时间、特长、兴趣爱好等,不断提升志愿服务供需匹配度。二是要建立“社工+义工(志愿者)”的运行机制,促进志愿服务“将”与“士”优势互补各展所长。各地应积极探索推广“社工+义工(志愿者)”组织方式,在医疗、公交、口岸等系统,公益派遣社工岗位,以社工带义工(志愿者),不断降低专业领域志愿服务的参与门槛。三是要建立社会化的激励机制,培育城市志愿文化。良好的激励成长机制,是保障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各地要积极出台市民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义工服务条例,把对志愿服务的激励和礼遇措施法定化。四是要培养志愿服务品牌项目。要坚定不移地以社区为主场景,引导广大志愿者走进社区、走进乡村、走进基层,开发“小而美”的常态化志愿服务项目,以“志愿者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行动”“志愿者阳光助残行动”等品牌项目为引领,以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和志愿服务交流会为平台,深入发掘可推广的基层项目,培育一批有实效、可持续、能复制的优秀志愿服务项目。

三、大力推进体系化建设,全面提升学雷锋志愿服务的组织力

志愿服务体系化建设要面向公共利益,要明确志愿服务与市场服务及基本公共服务等其他社会服务的关系,以使得社会各服务系统有机融合,共建着眼于公共利益的现代社会服务生态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一是着力加强组织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学雷锋志愿服务行动的影响力。各地应切实加强各级各类学雷锋志愿服务协会建设,以学雷锋志愿服务协会的事业化、专业化、社会化发展,提升学雷锋志愿服务行动的影响力。二是着力加强应对突发事件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学雷锋志愿服务行动的执行力。在这场抗击疫情的战争中,各地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在专业机构的统筹调配下,弘扬雷锋精神和志愿精神,科学有序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他们分赴抗疫一线,用实际行动为打赢这场战役贡献力量。他们加强疫情防控宣传教育,当好疫情防控“宣传员”;严防疫情扩散蔓延,当好疫情防控“守门员”;传递爱心和希望,当好疫情防控“服务员”;助力排查治理,当好疫情防控“信息员”,为提升志愿服务质量和水平提供了非常好的经验。三是着力加强文化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学雷锋志愿服务行动的示范力。学雷锋志愿服务行动要始终坚持把服务和育人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志愿者在身体力行中感悟“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形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要大力选树优秀学雷锋志愿服务典型,以榜样的精神激励和行动引领,推动志愿服务成为当代青年的生活方式和青春时尚。四是加强学雷锋志愿服务理论研究,全面提升学雷锋志愿服务行动的持续力。以雷锋精神与志愿服务精神为主线,加大理论研究,构建学雷锋志愿服务的学术体系、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提高理论对实践的引领和指导作用,培养一批具有较高政治素养、理论素养和专业素养的学雷锋志愿服务事业的推动者、学雷锋志愿服务组织的管理者、学雷锋志愿服务项目的运营者。

四、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学雷锋志愿服务的引领力

信息化是社会发展潮流。它降低了管理成本,提高了管理质量,为世界发展提供了“加速度”。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不能甘愿做信息化时代的“局外人”,要充分参与到这一进程中来,与时代接轨,有着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一是要建立线上线下参与平台,实现志愿服务就在身边。要搭建线上线下志愿服务平台,使志愿者就近就便找到适合自己的志愿服务项目。线下志愿服务队伍横向要覆盖卫生、教育等各个系统,纵向要延伸至市、区、街道、社区四级。线下志愿服务U站要实现“连锁”品牌推广,城市U站、社区U站、绿道U站、医疗健康U站、文明旅游U站等规范化服务点越多越好。二是要大力推进“互联网+志愿服务”线上发展战略。要积极在“腾讯微信”“阿里支付宝”两大平台开通线上志愿服务。要自主开发建设志愿者大数据库和信息化平台。各志愿服务组织要创建以“学雷锋志愿服务”为关键词的微信公众号,通过志愿服务公众号,建立志愿服务新媒体集群,拼接形成宣传矩阵,形成强大宣传平台。三是要利用优质志愿服务平台载体,推动学雷锋志愿服务“网络化”转型。要积极利用网络注册学雷锋志愿服务,在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中引入“志愿汇APP”“志愿中国客户端”等先进网络平台,依靠自身强大的号召力和“志愿汇APP”专业的志愿服务管理能力,推动学雷锋志愿服务“网络化”转型。四是要积极为建设晴朗干净的网络空间作贡献。当今是网络发达、信息丰富的时代,有利于信息的公开透明。但是一些造谣者却利用公众的善良心理与愿望,伺机散播谣言和制造恐慌。各地学雷锋志愿服务组织要针对谣言的产生和传播,及时辨识、及时辟谣,维护防控秩序、促进社会的稳定。广大学雷锋志愿者要利用微信、微博、短信、QQ等,并深入街道、社区对群众进行细心辟谣和解释真相,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民众的健康安全风险。广大学雷锋志愿服务者要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进步,不断提高阻击谣言、击退谣言的能力,为建设晴朗干净网络空间、维护社会舆论安全作出新贡献。

作者:张仲国(系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新时代雷锋精神研究中心副主任 辽宁省雷锋研究会秘书长)


回顶部
版权所有:中国雷锋网 邮编:410217
地址:长沙市雷锋街道正兴路42号 电话:0731-88107959 微信号:hnleifeng
参观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7:00 (16:30游客停止进馆) 闭馆时间:周一(国家法定假日除外) ICP备案:湘B1.B2-20070067-10
(C)2012.3 chinaleifeng.com,leifeng.red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