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雷锋网
讲解预约

做实爱国主义教育,培育新时代青年学生爱国情怀

2020-09-29 10:15:59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  字体: 【小】 【中】 【 大】

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大学岳麓书院考察调研时强调,新时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青年人正逢其时。希望同学们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不负时代,珍惜时光好好学习,掌握知识本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走好人生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聪明才智。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这为新时代的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基本遵循。高校作为广大青年爱国教育的主阵地,如何在学生身心发展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做实爱国主义教育,培育新时代青年学生爱国情怀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优化爱国主义教育内容

内容是思想的载体,角度新颖,定位精准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不仅有利于教育效果的达到,也有利于爱国主义育人文化的形成。一是要将爱国主义教育与民族传统文化相融合。通过研习历史,让大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深厚底蕴,增强青年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国家认同感,自觉摒弃崇洋媚外的陋习;二是要将爱国主义教育与党的理论知识相融合,帮助学生理解和领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就,用先进理论武装大学生的思想,帮助大学生坚定“四个自信”,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并最终引导学生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三是要将爱国主义教育与时代先进典型相融合。利用优秀社会主义建设者事迹、爱国英雄的模范事迹、优秀党员光辉事迹等,拉近与大学生之间的距离,更容易使大学生理解新时代爱国主义的内涵,从而引起大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

创新爱国主义教育形式

教育形式的合理决定了教育效果的达成,手段灵活,接受度高的教育形式是爱国主义育人氛围营造的有力保证。一是通过“引进来”激发青年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充分利用和挖掘全社会爱国教育资源,广泛邀请革命老兵、抗疫一线医生、抗洪一线战士、道德模范标兵等人员来校进行宣讲,将先进人物的英雄事迹从报纸上、网络上、电视上搬进校园里、课堂上,使得爱国教育更加具体化、人格化。二是通过“沉下来”打造校园爱国主义活动体系。从学生活动、课堂教学、校园生活等各方面打造爱国教育氛围,在高校探索设立“青年学生爱国教育大讲堂”“爱国活动周”“爱国主题展”等系列主题活动,形成“节、赛、展、演、会”一体的爱国活动体系。三是通过“走出去”激发社会内外爱国主义情怀。充分利用和依托高校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挖掘当地爱国主义教育文化,结合当地爱国主义教育的实际情况,组织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宣讲团或实践队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充分发挥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燎原”作用。

丰富爱国主义教育载体

任何形式的教育都需要合适的载体来进行传递,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为高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载体。一是要用好课堂教育主渠道。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增强爱国主义教育吸引力,重点把握三个关键环节:突出教师主导性、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学形式的创新性。二是要抢占网络平台主阵地。在新时代高校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必须抢占网络阵地,充分运用新媒体空间,利用好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爱国教育网站,用好微博、微信、微视频等新媒体来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使爱国主义教育在时间和空间上做到延展性。三是要发挥校园活动主动力。高校通过开展校园文化生活和社会实践等活动,积极建设好爱国主义教育的第二课堂,把握各类节日、纪念日契机,通过举办爱国主义主题演讲比赛、优秀爱国人士讲座、参观红色革命基地、参与公益事业、毕业生下乡支教等系列活动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吸引力,提升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在实践中加深爱国主义情怀。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考核

爱国主义教育评价是爱国主义育人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要素,体系健全,实效显著的评价考核机制是夯实爱国主义育人根基的保证。一是要优化考核机制,让考核“求实”。将爱国主义教育评价和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相结合,将学生的行为规范、生活作息、劳动卫生、党团活动、社会实践和纪律表现等纳入评价内容,用制度细化大学生思想行为准则,把日常管理工作与思想教育有机结合。同时将爱国主义教育评价和人才培养工作相结合,引导学生扎实学好专业知识,在实践中提高专业技能,切实做到既有远大理想又能脚踏实地。二是要完善反馈机制,让考核“务实”。健全反馈调节机构,建立反馈调节制度。不仅要形成班级、院系党团组织和团委、学工处以及校党委之间的反馈调节环节,还要有与学生思想教育相关部门的教务处、总务处、保卫处等反馈调节环节,这样形成纵横交错、互通信息、相互配合,从而使各个教育职能部门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教育合力。三是要用好考核结果,让考核“落实”。考核结果既是学生奖助学金评定、评优评先、组织发展、就业推荐等工作的重要依据,也是对二级学院学生工作考核与辅导员、班主任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

(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长沙市基地特约研究员卢巧苹)


回顶部
版权所有:中国雷锋网 邮编:410217
地址:长沙市雷锋街道正兴路42号 电话:0731-88107959 微信号:hnleifeng
参观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7:00 (16:30游客停止进馆) 闭馆时间:周一(国家法定假日除外) ICP备案:湘B1.B2-20070067-10
(C)2012.3 chinaleifeng.com,leifeng.red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