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雷锋网
参观预约

郑晓兵:公益硬汉誓将公益做到生命最后一刻

2019-10-30 14:45:09  来源:浙江文明办  作者:  字体: 【小】 【中】 【 大】

在金华,提到“郑晓兵”这个名字,好像没几个人知道,但一提到“泡泡”,大部分百姓都熟知,因为他有一副热心肠,经常参与各类公益活动。在大伙心中,“泡泡”是一个积极乐观、喜欢运动、热爱公益的人,跑步、骑单车、游泳,样样都很在行,贫困助学、扶老敬老、野外救援各种大大小小的公益活动中也经常能看到他的身影。然而,正是这样一名笑脸常在的“好心人”,要不是那一次救援队友帮忙发起的募捐,外人谁都不知道,郑晓兵就是在金华的志愿服务界名气很大的“泡泡”,而且这位原来总是通过志愿服务带给人阳光、用一线的救援行动给人们带去安全感的“泡泡”已跟胃癌抗争了18年之久。

传递爱心,平民英雄这次需要我们

2019年1月24日,一则筹款信息刷爆了金华人的朋友圈。点开微信朋友圈,《爱心接力!曾经拯救了无数生命的他,如今需要我们帮助》的求助信息一遍遍映入眼帘,短短3个半小时,轻松筹上已筹得近20万元,5个小时筹集到30万元,到了1月25日一早,50万元的筹款目标已经达成。在这个寒冷的冬夜,让无数认识或不认识郑晓兵的人都被这位热心公益,无私付出,而今需要他人帮助的公益使者感动了。从“轻松筹”的数据来看,这个“平民英雄”的病情牵动着金华乃至全国各地近5万人的心,也有更多人开始了解他坚守了近20年的公益人生。

原来,早在2002年郑晓兵便查出身患胃癌,在得知自己时日无多以后,他便觉得要在自己有限的生命中多做点对社会有用的事,先前一直热心公益的他毅然辞掉了原先的工作,专职做起公益。时隔多年后,2017年,郑晓兵原发性残胃癌复发,在金华中心医院手术后化疗6次,2018年4月,发现胃癌腹腔多发性淋巴结转移,到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化疗治疗,直到因无法承担费用回到金华。当时,躺在病床上的他只能靠营养液和破壁机维持生命。唯一的一线希望就是接受北京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细胞免疫治疗,虽然医院有减免,但仍至少需要100万元。这么多年下来,他的治疗费用已经花了50多万元,妈妈也患癌12年,两个孩子都很小,原本艰难的家庭再一次遭受沉重打击。

事实上,知道他真实情况的朋友,一年前就建议他向社会求助,发起众筹,但是他拒绝了。“我觉得我还没有到最困难的时候,我还能扛。还有其他人更需要帮助。”郑晓兵总觉得自己扛的过去,直到这次,病情恶化,身边的救援队友在得知他家人要为他治病,卖掉家中唯一的房子以后,才瞒着他发起了众筹。

行动派公益使者,设立爱心驿站365天做公益

金华的绿道建设走在全省前列,三江六岸风景宜人,经常有骑友在绿道上穿梭,郑晓兵也是其中一员。美中不足的是,当他骑累了想休息的时候,只能坐在露天场所,忍受风吹日晒。下雨了,无处可躲。嘴巴干了,自行车没气了,也没有补给点。那个时候,他就在想,如果绿道边有一个驿站该多好,可以让人们免费进去休息、喝水、打气、充电……

郑晓兵为此一直在物色场地,正巧,当时金东区艾青文化公园里有一个小屋,离义乌江边的绿道很近,虽然建成多年,但一直没投入使用。他得知情况后,便说干就干。2015年年初,郑晓兵找到了公园的主管单位———金东新区重点办,表达了想用小屋建爱心驿站的想法,得到了支持。他又找到共青团金华市委,对方也同意给予指导。

于是,郑晓兵自掏腰包从二手市场淘来桌子凳子,从网上买来新沙发,又买来空调、冰柜、消毒柜等,前后装修加上设施,一共投入了十几万元。经过精心准备,没过几个月,一个免费为市民提供开水、躲雨、充电、看书、运动指导、应急药品的爱心驿站诞生了。

此后,每年夏天从上午9点到晚上11点,冬天从上午10点到晚上9点半,爱心驿站每天提供服务的时间不低于10个小时。最初大家将信将疑,望着门口的那缸水,没多少人敢喝,郑晓兵不甘心,去广告公司做了一个大大的牌子,上面醒目地写着:“艾青公园驿站免费供应菊花茶。”这下,有人来喝水了。

因为爱心驿站每天坚持开门服务,来喝水的人越来越多。绿道边的桌椅上,带孙女来江边散步的奶奶走累了,祖孙俩坐下来,奶奶用桌上的杯子给自己倒水,又给孙女的水壶里加点水。驿站门口的水缸前,跑得汗流浃背的小男孩、穿着背心大裤衩的老人,熟练地拿起杯子接水喝。

从一缸水没人敢喝,到后来一天喝掉几缸水,从提供简单的白开水,到买投影仪放露天电影、江中救人,爱心驿站成为了郑晓兵最初设想的样子,提供的服务越来越多,受益的人也越来越多。2015年,艾青公园驿站获得了浙江省志愿服务项目优秀奖。

政府提供的是场所,人员和维持成本要靠郑晓兵解决。因为坚持做公益的初心,郑晓兵在建立驿站前,就承诺这是非营利性公共场所。

驿站里提供免费的茶水,也提供收费的茶水,如果有人愿意在驿站里坐坐、消费,可以点杯红茶或绿茶,再搭配一点小吃,只收10元钱。而且,在客人点单前,驿站志愿者会提醒他们,外面有免费的茶水喝。如果有人愿意喝饮料,驿站提供的饮料价格和超市一样,矿泉水2元一瓶,可乐3元一瓶,果汁4元一瓶。这些价格,都明明白白地写在墙上。驿站有时候也提供食物,都是不产生油烟的食物,比如饺子,价格也比外面便宜,1元1只。郑晓兵将驿站所有的收入全部都投入了公益事业。郑晓兵说,他想用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服务周边群众,另一方面也可以让爱心的力量传递下去。

爱心驿站从建立到现在,没让政府补贴一分钱,郑晓兵一直在用志愿者的服务和低价格的商业经营,支撑着这个便民场所的运行。

和时间赛跑的钢铁男儿:带病奋战救援一线

在没正式加入救援队之前,郑晓兵就非常喜欢帮助他人,也很热爱救援。后来,金华的救援队伍力量越来越强大,也越来越走向专业化,郑晓兵也于2015年正式加入救援队,此后他就非常主动积极地参与各项救援任务,尽心尽力为救援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里东泥石流救援、苏村泥石流救援、兰溪水灾救援、北山老人搜救……都能看到他奋不顾身的身影。

2015年11月13日22点50分,丽水市莲都区雅溪镇里东村突发山体滑坡,经初步估计,本次滑坡共有30余万立方米的泥石倾泻而下,建在山脚的27户房屋被埋,21户房屋进水,山体滑坡一直延伸到金丽温高速公路边……11月14日凌晨时分,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把郑晓兵从睡梦中惊醒,紧接着他接到了从浙江民安救援总队打来的电话:“丽水市雅溪镇里东村突发山体滑坡,有大量民房被埋,希望你们快速集结,前往救援。”

接到通知后,按照以往训练时的模拟场景,郑晓兵迅速带好照明、挖掘、安全带等日常准备着的工具赶往集合点和其他队员集合。凌晨2点20分,9名队员整装待发,他们没有耽误一分钟。“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我们平时训练了这么多,就是为了应急救援。”郑晓兵说。上高速,一路疾驰,救援队于凌晨3点多到达救援现场。

到达现场后,队员们便马上投入到“战斗”中。“现场要比我之前想象的严重很多,滑坡体有十几个篮球场这么大,滑下的泥石已堆起了四米多高。一时之间还真的不知道该从何处着手。”郑晓兵回忆道,“当时现场的武警、公安、消防人员还不是很多,我们便利用生命探测仪、搜救犬在寻找生命迹象,哪里有生命迹象,我们就先挖哪里。”

这次被冲毁的房屋,绝大多数是泥土房,成块的泥土、塌下的梁木、瓦片,再加上从山上滑下来的巨石、泥沙,清理起来特别困难。“因为下面压的是人,我们不能用钢钎,只能用铁锹轻轻铲,更多的时候还是得用手去挖。”郑晓兵告诉记者,在一处地方,他们好不容易挖了2米左右的深度,发现下面竟然是一块巨石,靠人力根本抬不动。“我们用生命探测仪过来再测一下,已经没有生命信号,当时觉得特别沮丧。”但是没等大家从沮丧的心情中恢复过来,下一个有生命迹象的地方又在等着他们。

2017年夏天,兰江出现洪峰水位32.04m,为1955年以来钱塘江流域发生的最大洪水。兰溪水灾救援时,他的癌症已经复发,但他还是参与了救援,他说,这是他义不容辞应该做的事。2017年6月25日上午8时30分,郑晓兵同救援队其他备勤人员携带冲锋舟、救生衣、救生圈、绳索、个人护具等专业工具,奔赴兰溪市云山街道吴村,帮助该村抢建临时堤坝,抵御洪水。危急时刻,哪里险情最重、哪里水位最深、哪里最需急援,哪里就有他们救援队奔跑的身影。被水泡白的脚、满是伤痕的手、布满血丝的眼……洪水中,他不断挑战着体能极限,扛着三四十斤的沙包来回奔跑。吴村的堤坝刚修好,得知城区沿江的解放路受淹,他们又马不停蹄前往支援。

下午2时,救援队又接到救援电话:位于G60高速与兰溪互通交叉口的联丰村告急。“洪水齐腰深,最深的地方大概有2米,一些老人和孩子转移有困难,需要专业救援。”郑晓兵说,他们用三艘冲锋舟,分组施救,将受困村民和附近厂区里的务工者一一送往安全地带。一天时间,民安救援金华大队安全转移群众300多人。

妻子有时候很担心他身体,建议他吃不消就别硬撑,让他好好休息,而他总会安慰妻子说:“不要担心我,趁我现在还有力气,我得和时间赛跑,多救几个人,这样才不负老天让我多活那么多年。”

也遇到困难,但从未忘记初心

郑晓兵是带着满腔的热情参与公益事业和救援工作的。但是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救援队员仅有热情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良好的身体素质。郑晓兵热爱运动,他是金华长跑、单车、登山,等户外运动协会的积极参与者。2

002他被查出患有胃癌之后,他一直持续中药治疗且坚持锻炼身体。无论是公益,亦是家庭,还是他自己,他都在坚持,从未放弃。

对于郑晓兵来说,单纯地做一件好事并不是他最终目的,他的主要做法是想通过一次次公益活动,带动更多人参与其中,让爱心传递,弘扬文明新风。小时候的一次落水被救的经历,让郑晓兵萌发了乐于助人的种子。每当提及多年前那件往事,郑晓兵颇有感慨:“当年若不是那个农民,或许我今天就不在了。所以我觉得,我长大必须得为社会做点什么。”

参加工作后,郑晓兵曾在浙师大后勤处工作过10年,其间生了一场重病,需要二三十万元医疗费。同事们接济过他,你200元,他300元……到现在,他见到那些老同事还很感激。也是由于身体原因,郑晓兵离开了浙师大,转而去卖自行车,建立自行车俱乐部,由此结识了一批热爱户外运动的人,并通过市妇联与长山乡的一名“春蕾”贫困女童结对。每次组织骑游,他们都会去看望她。也许就是这些经历,让公益事业在郑晓兵心里扎下了根。

“2002年刚刚确诊癌症的时候,我才29岁。医生告诉我还有2年寿命,没想到我辞职修养2年后发现身体还可以。慢慢地我觉得自己得做点什么,我既然无法延伸它的长度,就要拓宽它的宽度”。在刚刚接触户外运动的时候,郑晓兵只是出于强身健体的爱好,固定约上几十个人,每逢周末一边骑行,一边做一些捡拾垃圾等小型公益活动。后来,随着这个骑行团队不断壮大,郑晓兵从这个平台了解到了更大的公益活动。2015年,浙江民安救援队金华大队成立,他正是发起人之一。

“泡泡”精神,成就别样驿站

1月23日,民安公益救援中心金华大队组织年会,郑晓兵的妈妈去送锦旗,无意间说起儿子的事,队员们当下便决定为晓兵发起筹款:“我们想要借助社会的力量,帮助这个勇敢又有爱心的人。”这才有了刷爆金华人朋友圈的一幕。

郑晓兵和癌症的斗争了快20年,感悟最大的是当你身处逆境,感到诸事不顺,心生绝望之时,不妨换个角度看这个问题,告诉自己: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世上没有一片雪花会落错地方,福祸相依,安知未来不会发生惊喜的改变呢?或许,也正是这样保持着积极乐观的心态,他才能打破医生的断言,坚持与癌症抗争到现在。

当2018年病痛让郑晓兵再也无法参加高强度的救援,需要长期住院治疗后,为了让爱心驿站的公益事业延续下去,他就把爱心驿站交给了妻子打理,不管生活再难,爱心驿站里供应的免费茶水、工具、药品、书籍每天都还在继续。尽管巨额的医药费用已经让这个本不富裕的家庭喘不过气来,尽管一边要照顾生病的丈夫、两个年幼的孩子,一边还要打理爱心驿站,妻子徐蓓军却没有一句怨言,她说,这个驿站是“泡泡”一手办起来的,管理好驿站,也是对丈夫最好的支持。

泡泡经常和身边人说“助人者自助,乐人者自乐,好人有好报,”在驿站外墙上,挂有一块“信义志愿站”的牌子。郑晓兵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信义”二字,谱写着自己的“公益人生”。


回顶部
版权所有:中国雷锋网 邮编:410217
地址:长沙市雷锋街道正兴路42号 电话:0731-88107959 微信号:hnleifeng
参观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7:00 (16:30游客停止进馆) 闭馆时间:周一(国家法定假日除外) ICP备案:湘B1.B2-20070067-10
(C)2012.3 chinaleifeng.com,leifeng.red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